| 代码 | 名称 | 当前价 | 涨跌幅 | 最高价 | 最低价 | 成交量(万) |
|---|
中国核能科技实现全新突破!
11月1日,核能领域传来一则重磅“利好”消息。我国首次实现基于熔盐堆的钍铀核燃料转换,证明了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 ,为我国率先实现钍基熔盐堆的工业应用,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。
据央视新闻报道,长期以来 ,“铀资源匮乏 ”制约着中国核能产业的发展 。钍基熔盐堆的横空出世,让中国核能迎来“换道超车”的关键契机——它打破了传统核电对铀燃料的依赖,将我国储量丰富的钍作为核燃料。
值得关注的是 ,在二级市场上,A股核电概念股今年以来表现强势,近30只相关概念股涨幅超过100%。数据显示 ,截至目前,A股核电板块总市值超过1.3万亿元 。
全新突破
据中国科学院11月1日消息,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成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(简称“实验堆”)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 ,在国际上首次获取钍入熔盐堆运行后实验数据,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,证明了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,巩固了我国在国际熔盐堆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。
熔盐堆是以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,具有固有安全、无水冷却、常压工作和高温输出等优点,是国际公认最适配钍资源核能利用的堆型。
这一技术路线契合我国钍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,可与太阳能 、风能、高温熔盐储能、高温制氢 、煤气油化工等产业深度融合 ,构建多能互补低碳复合能源系统,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。
钍基熔盐堆的研发,为我国未来钍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、发展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与可行方案。
据悉 ,2011年,面向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,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“未来先进核裂变能——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 ” ,依托中国科学院体系化、建制化优势,成功组建并培育了国际一流的钍基熔盐堆专业研发团队。2017年11月,实验堆选址武威市民勤县 。2024年10月完成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 ,在国际上率先建成独具特色的熔盐堆和钍铀燃料循环研究平台。
实验堆的建成并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,为实验堆 、研究堆、示范堆“三步走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为我国率先实现钍基熔盐堆的工业应用,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。
我国钍矿储量丰富
据央视新闻报道 ,长期以来,“铀资源匮乏”制约着中国核能产业的发展 。钍基熔盐堆的横空出世,让中国核能迎来“换道超车 ”的关键契机——它打破了传统核电对铀燃料的依赖 ,将我国储量丰富的钍作为核燃料。
钍本身不能直接发生裂变如何让它产生能量?技术关键在于,用中子轰击钍原子核,将其转化为高效裂变的铀-233 ,堪称核能领域的“点石成金”。我国钍矿储量丰富,真正实现了“家里有矿,能源不愁”。
更具经济价值的是 ,我国已探明的钍矿大多是开采稀土时的伴生副产品,相当于“开采稀土附赠钍资源 ”,不仅大幅降低了核燃料的获取成本 ,更顺带解决了稀土开采的增值利用,一举两得 。
除了燃料来源的革命性突破,钍基熔盐堆在安全性与选址灵活性方面更是带来了惊喜。传统核电站是名副其实的“喝水大户”,一座百万千瓦级常规核电机组 ,每小时需消耗数千吨冷却水,用于带走反应堆核芯产生的巨额热量。核电站如果“没水喝”,堆芯就可能因过热引发熔毁风险 。
但钍基熔盐堆 ,却像一位自带“干粮 ”的沙漠探险家,因其自身的安全性完全颠覆了这套“生命维持系统”。它采用的高温熔盐,本身就能在600-700°C的高温下保持稳定液态 ,是完美的“热量搬运工”。在运行过程中,无需外部水源补给,仅靠熔盐在封闭回路中的自然循环 ,就能持续带走堆芯产生的热量,从根本上杜绝因冷却失效引发的安全隐患 。
正因为有了这套“不口渴”的冷却系统,让钍基熔盐堆摆脱了传统核电的选址束缚 ,有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它不需要像传统核电站那样“傍海而居 ”,能潇洒地建在甘肃民勤的沙漠里。从此,核电不再局限于沿海地区,有望深入广袤内陆 ,依托我国丰富的钍资源,为更多地区提供清洁稳定的能源 。
核能概念股表现强势
今年年初以来,在二级市场上 ,核能概念股持续活跃,通达信核电核能指数累计涨幅接近52%,跑赢A股三大指数。其中 ,近30只核电核能概念股涨幅超过100%,纽威股份、常辅股份 、应流股份等涨幅超过150%,永鼎股份、合锻智能、中洲特材等涨幅超过200%。
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《中国核能发展报告(2025)》蓝皮书 ,全球核能发展迎来全面复兴,按照当前的建设速度和节奏,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;预计到2040年我国核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时 ,发电量占比约10% 。
而随着核聚变技术的不断成熟,中国“人造太阳”的进展正引发全球瞩目。10月1日,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,其装置主机关键部件——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于1日上午完成吊装 ,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,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。
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,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装置 ,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,总投资85亿元。2025年5月初,BEST的总装工作正式启动 ,比原计划提前了2个月,预计将在2027年完成建设并首次演示聚变发电,到2030年 ,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。
科技亿万富翁比尔·盖茨近日表示,在下一代核反应堆的研发竞赛中,中国正日益挑战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先地位。这位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评级中国的核能创新努力时称:“他们的核聚变和核裂变研究工作令人印象深刻。”他补充说 ,在核聚变领域中国的投资“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 ” 。
盖茨认为,核能既能满足数据中心用电需求,又能降低电力成本。他指出,人工智能正在推高公用事业账单 ,热泵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加剧这一趋势。
正规配资炒股平台网址:深圳十大配资公司-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 概念股业绩有望优于市场预期
股票期货配资公司:股票配资入门-图解牛熊股:医药板块异动拉升 无人驾驶概念股表现强势
地方配资网: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-爆发!时空科技强势7连板!阳光电源股价一度突破200元/股
股票配资的公司:证券配资网-受试者凭脑机接口实现“意念说话”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迎重大突破
股票:配资公司需要什么资质-多地筹划海洋产业发展,深海科技概念股持续走强,神开股份再涨停
十大配资公司:配资专业网上炒股-陆家嘴热议、外资唱多 中国“科技叙事”逻辑到底有何支撑力?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